韓國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牛肉米」,這種創新食品將牛肉的肌肉與脂肪細胞植入米粒,為未來的蛋白質來源開啟新可能。研究指出,米粒本身具備多孔結構,與動物細胞的天然「生物支架」相似,因此適合作為細胞培養的載體。科學家透過魚膠塗層讓牛肉細胞附著於米粒上,再經過 9 至 11 天的培養,牛肉米最終誕生。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技術不僅可提供更低成本、更環保的蛋白質來源,碳足跡遠低於傳統牛肉生產。相較於普通米飯,牛肉米更堅硬且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經過蒸煮後,肌肉含量較高的米飯散發牛肉與杏仁香氣,而脂肪含量較高的米飯則帶有奶油或椰子油的風味。
這項技術顛覆了傳統食物生產方式,將細胞培養技術與糧食作物結合,有望為全球糧食供應與環境永續發展提供創新解方。研究人員表示:「米飯本身富含營養,結合動物細胞後,可進一步提升營養價值,未來有機會成為高效且環保的蛋白質選擇。」(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