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樹節這一天,環境部強調,造林後的林木生長可以增加碳匯,這對實現2050淨零目標有重要幫助。然而,碳匯並不直接等同於減量額度(碳權),且減量額度也不是自然碳匯的唯一價值。因此,環境部呼籲企業不得宣稱參與植樹等活動可以取得碳權,以免誤導民眾。
環境部進一步說明,企業若想通過造林增加碳匯以獲得減量額度,必須依照審定公開的減量方法執行自願減量專案,並需經過註冊審查、持續執行數年並進行監測,才能根據實際增匯量提出申請,最終由環境部進行審查確認。因此,企業舉辦節能減碳相關活動時,絕不可宣稱參與者能夠直接取得碳權。
目前市面上出現許多減碳或碳淨零相關課程,宣稱完成課程後可以成為碳權交易師、碳匯開發師或碳交易管理師等,這些皆未獲得「氣候變遷因應法」的認可。碳匯開發需要合理規劃造林方式及撫育措施,並在造林範圍內設立合理的監測樣區和頻率,經過多年持續投入資金及人力才能確實執行,並非簡單的課程所能達成。
環境部指出,林木生長固碳本身有助於國家增加碳匯,若要以此取得減量額度,必須證明是人為經營的造林增匯活動,並符合自願減量機制的外加性要求。鑑於造林植林的增匯效益,環境部將「增加森林面積」、「強化森林經營管理」及「提高國產材利用」納入台灣2050淨零排放中的自然碳匯策略。
目前國內自然碳匯方法學僅有「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一項。農業部已陸續新增「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及「改進農業土地管理」等方法學送氣候署審查;另有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提出的「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也在待審中,共計四項專案。(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