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近期發布一份與糧食生產方式改變有關的報告。報告中指出,全球農糧體系產銷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排放量 1/3,其中有 2/3 來自開發中或中等收入國家,並在全球前 10 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占據 7 名,中國、巴西和印度分別是前三名。
世界銀行高級常務董事特洛森博(Axel vanTrotsenburg)在報告的序言中指出,為了保護地球,必須改變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方式,包括轉向低碳畜牧,並選擇用永續發展的方式善用土地。
一方面,世界銀行的報告中指出,農糧產業有高機會透過可負擔且能立即採取行動的方案,減少全球近 1/3 碳排放量,進一步接近淨零碳排目標,同時呼籲各國投入更多資金處理此問題。
特洛森博在另一份聲明中進一步強調,「只要改變中等收入國家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就能在 2030 年底將農糧產業的碳排放量減少 1/3。」提到為了協助農糧產業轉向低碳排、減少碳足跡並達成碳中和目標,各國應考慮調整部分被浪費的農業補助。
報告也提到,以世界第四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為例,這一類高收入的國家應加強提供淨零碳排及促進循環經濟的技術或政策,並減少對高碳排糧食來源的補貼,同時應避免中等收入或低收入國家興建未來必須汰換的高碳排基礎建設,才能真正幫助全球農糧產業更接近淨零碳排目標。
(引文來源:完整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