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積極推動廢水能源化,向行政院爭取4年新台幣23億元預算,以促進廢水再利用,降低碳排放。該計畫涵蓋創新研發技術補助、綠色成長基金投資淨零產業,以及建構技術平台,協助企業導入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透過厭氧發酵技術,廢水處理過程可回收沼氣發電,不僅減少耗能,也為業者創造獲取碳權的機會,助力2050淨零目標。

為推動產業參與,環境部今日舉辦「廢水處理綠色轉型—啟動廢水處理能源化夥伴網絡」記者會,宣布成立廢水生質能夥伴網絡,並以造紙業為示範產業,後續將擴展至發酵、商品、畜牧、石化等領域。該計畫預計於2032年完成150場廢水能源化案場,初估每年可減碳83萬公噸,為產業轉型提供具體路徑。

環境部次長葉俊宏指出,傳統好氧廢水處理需持續曝氣,能耗較高,而厭氧發酵技術則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並回收沼氣作為綠能。透過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廢水將不再是環境負擔,而能轉化為能源資源,加速產業邁向低碳永續發展。(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