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國家公園具碳交易潛力

根據Caron Credits.com的新聞,坦尚尼亞的6座保育區,包括布里吉-查托國家公園、卡塔維平原、烏加拉河國家公園、姆科馬齊國家公園、貢貝溪國家公園和馬哈勒山國家公園,已簽署碳權交易協議。這個協議使得坦尚尼亞擁有龐大的碳交易市場潛力。

除了推動碳權交易,這份協議還重視國家公園的保育和管理,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系統,使坦尚尼亞在非洲碳權交易市場扮演重要角色。此前,坦尚尼亞已簽署了一項涉及810萬公頃保護區的協議。儘管存在一些批評,但這代表了非洲各地有望開展大規模碳權交易計劃的機會。

坦尚尼亞是一個擁有大片森林的國家,具有龐大的碳交易市場潛力。根據Carbon Credits.com的報導,坦尚尼亞已簽署了一份碳權交易協議,其中包括6座保育區,分別為布里吉-查托國家公園、卡塔維平原、烏加拉河國家公園、姆科馬齊國家公園、貢貝溪國家公園和馬哈勒山國家公園。

這份協議的簽署方包括坦尚尼亞的國家公園管理處(Tanapa)和當地企業Carbon Tanzania。坦尚尼亞擁有4800萬公頃的保育森林,佔該國面積約94.5萬平方公里。這使他們具備了碳交易市場所需的龐大潛力。

除了促進碳權交易,這份協議還強調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以確保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這將使坦尚尼亞在非洲碳權交易市場扮演重要的角色。

隨著各國力求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碳權交易市場和氣候融資成為重要議題。當一噸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或避免排放時,就可以獲得碳權信用額度,並作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交易機制。開發中國家擁有大量碳捕捉能力(如生物多樣性的雨林),可以成為供應碳權的一方,而西方國家和企業則是需求方,形成基本的供需關係。

「漂綠」現象無法實現減碳效果

然而,大型森林保護專案的跨國企業資助作為碳抵換時不時傳出弊端。例如,宣稱能夠封存多少碳,但在技術上並未實施,或聲稱保護多少面積的森林免受砍伐威脅,但這片森林根本不存在被大量砍伐的威脅。這種「漂綠」現象對於實現淨零排放毫無助益。

以碳權專家的角度來看,碳交易的供需情況是必須引起關注的問題。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現「漂綠」現象,導致交易無法實現減碳的效果。在碳權交易市場中,需要建立更嚴格的監管機制,確保碳抵換項目的可持續性和可信賴性,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以坦尚尼亞為例,該國的碳交易市場潛力巨大,但在推進碳權交易的過程中,應該確保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公平分配交易效益的目標同等重要。因此,在推動碳權交易的同時,需要與當地社區和利益相關者充分溝通和協商,建立一個可持續和公正的碳交易模式。

作為ESG議題專家,我們應該關注碳交易的實際效果和對當地社區的影響,並持續關注碳權交易市場的發展,以保護我們的環境和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非洲碳權交易地位大躍升?坦尚尼亞簽署COP28重大協議!

(引文來源:完整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