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自備水壺已成趨勢。根據環境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便利商店與速食店的「自備杯比率」成長2.8倍,顯示民眾對環保行動的參與度提高。環保團體 RE-THINK 也針對市售水壺的碳足跡進行評估,提供選購建議,以幫助消費者兼顧耐用性與環保效益。

RE-THINK指出,市售水壺主要分為四大類材質:不鏽鋼、玻璃、傳統塑膠(PP)與新型塑膠(Tritan)。其中,不鏽鋼由鐵、碳和鉻組成,具備耐用性,且表面會形成天然防護膜,降低生鏽機率;玻璃水壺則由二氧化矽高溫熔製而成,不會釋放化學物質,密封性佳且不易吸附異味,適合長期使用。

如何挑選適合的水壺? RE-THINK建議,若需長期使用,不鏽鋼水壺為首選;若為短期或頻繁大量使用,可選擇耐用設計的塑膠水壺。此外,應避免結構過於複雜的設計,如窄口水壺、太薄的玻璃水壺,以確保使用便利性與耐久度。透過正確選擇環保水壺,民眾不僅能降低一次性塑膠的使用,也能為減碳盡一份心力。(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