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質疑農業部和海洋委員會提出的紅樹林藍碳方法學,可能對海岸及河口生態造成嚴重損害。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表示,碳匯與生態之間需要平衡,將會徵詢專家意見。農業部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提出的「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已於9日由環境部首次審查。然而,過去一週,有民間團體和學者呼籲政府應聽取多方意見,不要因過度強調「藍碳紅樹林」的功能而誤植,導致台灣海岸和河口的生態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彭啓明在臉書上表示,碳匯與生態需要平衡,環境部會徵詢專家意見。他指出,從應對極端氣候的角度來看,紅樹林的恢復一直受到鼓勵,因為這可以減少暴潮的產生。全球許多地區為了開發而破壞了原有的紅樹林生態,反而增加了暴潮和淹水的風險。

彭啓明提到,他了解到紅樹林減碳的潛力,是因為幾年前看到一些知名企業購買品質較好的藍碳紅樹林碳權計畫。東南亞有不少成功案例,品質良好的紅樹林碳權價格每噸超過30美元。

彭啓明在臉書分享了一張照片,回憶他去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期間的一天休息日,與朋友到杜拜北邊的一個濕地區域,划獨木舟並種植了兩顆紅樹苗。他看到人工破壞的濕地正在重新復育,感到非常感動。(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