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氣代煤」與風光綠能,台電提供兩大措施改善季節性空氣品質不良情形

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台灣受東北季風、大氣環境因素和汙染物擴散等影響,導致空氣品質惡化,稱為「空汙季」。

為改善季節性空氣品質,台電提出兩大因應措施,分別是以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和增加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以氣代煤」和「風光上場」。

首先,「以氣代煤」的核心概念就是用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台電表示,空汙季期間會進行燃煤機組的停機降載,以興達火力電廠為例,將至少停用其中兩部燃煤機組,同時啟用大潭電廠的8號機作為替代。

此外,台中火力電廠也計畫進行二階段的轉型,其中包括引進兩部台電燃氣機組和一部民營機組,預計隔年將至少減少燃煤使用100萬公噸以上。最晚在2035年,台中電廠的燃煤機組將完全除役轉為備用,以進一步降低燃煤發電的排放。

而「風光上場」是指利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能力來減少對火力發電的依賴,進而減少空氣污染。台電引用數據指出,近期風力發電量不斷創下新高,結合太陽能發電,一度甚至達到800萬瓩以上。

這使得綠能在減少燃煤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雖然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出力受時間和氣候因素的影響,但其供電能力已大幅提升,具有強大的調度能力。

因此通過調度其他傳統發電機組,歲修規劃更有彈性,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提前進行歲修,從而減少燃煤和燃氣機組的發電量,進一步降低排放。

此外,台電也提到了水力機組的運用。隨著近期水情好轉,德基水庫和日月潭水庫的蓄水量已達到95%左右,抽蓄水力機組用於夜間尖峰時段,實現抽蓄水力儲能機制與再生能源的融合,克服了再生能源間歇性的特點,成為確保穩定供電的策略之一。

總的來說,台電針對「空汙季」提出了「以氣代煤」和「風光上場」的措施,通過天然氣發電、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等方式,減少對火力發電的依賴,從而改善空氣品質不良的問題。隨著綠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水力機組的運用,台灣在空氣污染治理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彈性,為改善空氣品質做出了重要貢獻。

空汙季來臨!台電替代火力發電2措施,能救台灣肺?

(引文來源:完整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