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開徵及碳關稅影響全球企業及國際貿易,引起反彈聲浪。

歐盟計畫於2023年10月1日試行邊境碳關稅調整(CBAM),以加速實現氣候中和。

首批受管制的六大高碳排產業包括鋼鐵、螺釘和螺栓等下游產品、水泥、電力、氫、肥料和鋁。這些產業須向歐盟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提供足夠的CBAM憑證以抵銷前一年進口產品總碳含量。

自2026年1月起,歐盟將根據碳市場價格對進口商品徵收碳關稅,然而這一措施已引發多國反彈聲浪,並對全球企業戰略和財務產生影響。

CBAM對亞洲和台灣的影響有限,但鋼材和鋁製品可能受到較大衝擊。供應鏈和中小企業在碳盤查和申報過程中可能面臨挑戰。歐盟的舉措可能會激發其他國家推行碳定價的興趣,從而推動全球碳市場的發展。

歐盟於2023年10月1日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成為全球建立碳定價機制的關鍵測試。然而,這一措施在試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彈聲浪。

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CG)資深專家提姆(Tim Figures)的說法,儘管部分企業可能不會立即受到影響,但隨著CBAM的範圍擴大和碳關稅的實施,全球企業將面臨戰略和財務上的影響。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的智庫報告指出,CBAM的實施將增加進口產品的價格,增加進口商和非歐盟生產商的行政成本,甚至可能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影響。

根據歐洲卡內基(Carnegie Europe)智庫的預估,CBAM將對歐盟的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中國、英國、土耳其、烏克蘭、印度、韓國和美國產生重大影響。此外,CBAM對於碳排放貢獻較小的中低收入國家可能帶來劇烈衝擊。

巴西、南非和印度紛紛指責歐盟的碳邊境稅具有歧視性,澳大利亞認為該措施將阻礙全球經濟增長,中國大陸也呼籲世界貿易組織評估該措施。

為了應對CBAM對印度鋼鐵和鋁業出口造成的劇烈衝擊,印度宣布計劃對運往歐盟的產品徵收自己的碳稅。美國拜登政府也要求歐盟將其鋼鐵和鋁產品列為免稅。歐洲生產商和貿易協會擔心,如果中國、印度等國家采取報復行動,歐洲可能面臨失去市場地位的風險。

就歐盟啟動碳關稅對國際貿易模式的影響,《Politico》報導指出可能會產生三種變化。首先,繳交碳稅將成為推動企業低碳轉型的獎勵機制,高碳排放的企業產品將逐漸失去競爭力。

此外CBAM的實施可能引發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法律挑戰和貿易伙伴之間的爭端。歐盟需要努力完善運作機制,監督成員國的合規情況,並引入更詳細的技術規則。

不同國家的碳定價價格、企業彙整相關數據和報告能力的不同,以及排放驗證方式的差異可能導致申報流程的瓶頸。

CBAM引發各國反彈?歐盟碳關稅爭議、國際貿易衝擊一次看

(引文來源:完整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