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報告,2025年全球電動車(EV)銷售有望突破2,000萬輛,佔全球汽車銷售總量超過25%。這顯示電動車正迅速成為主流,即使面對宏觀經濟挑戰,市場仍展現強勁增長動能。

IEA執行董事Fatih Birol表示:「儘管仍有不確定性,電動車的全球成長趨勢依舊強勁。銷售不斷創新高,對國際汽車產業影響深遠。」

2024年電動車銷售突破1,700萬輛,占全球總銷售量逾20%,首次超越這一門檻。2025年第一季銷售更年增35%。IEA預估,到2025年底,全球每四輛新車中就有一輛為電動車。

中國仍是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2024年電動車銷量佔全國新車總銷售近50%,共售出超過1,100萬輛,幾乎等同於兩年前全球總銷量。同年,中國還出口了125萬輛電動車,主要輸往亞洲與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受惠於日益提升的可負擔性。

亞洲及拉美新興經濟體成為快速成長的市場,銷量年增超過60%。美國市場則年增10%,電動車佔全美汽車銷售比重已超過10%。歐洲市場在補貼減少的情況下,仍穩定維持約20%的市占率。

報告指出,價格與經濟效益是推動電動車普及的關鍵。Fatih Birol說:「到2030年,全球銷售的汽車中,將有超過40%是電動車,主因是價格越來越親民。」

2024年,受競爭加劇與電池成本下降影響,純電車售價普遍下滑。在中國,約三分之二的電動車售價已低於汽油車,即使未享有政府補貼。但在成熟市場中,價格差異仍明顯:在美國,電動車售價比內燃機車高出約30%;在德國則約高出20%。

儘管如此,電動車的使用成本遠低於傳統汽車。即使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在歐洲以家庭充電方式行駛電動車,其成本僅為傳統燃油車的一半。

IEA報告也指出,2024年全球電動卡車銷售成長高達80%。目前電動卡車佔全球卡車銷量的2%,中國再次領先全球。在部分重型卡車領域,電動車已具價格競爭力,主因為其運行成本顯著低於柴油車。

隨著電動車市場快速擴張,供應鏈韌性與產業競爭力將成為焦點。IEA預計今年夏天將發表一份專門報告,分析全球汽車產業在這波轉型下的應變需求。

IEA呼籲企業高層、投資人與汽車業領袖密切關注變局發展。這場電動車革命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原文出處:ESG News

延伸閱讀

電動車市佔率近九成 挪威成全球首個淘汰燃油車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