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年啟動,並將於2026年正式收費。台達電早在2014年便率先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並於近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首度公開企業內部碳定價的推動經驗,期望藉此分享經驗,幫助台灣企業更早適應碳有價時代。

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強調,企業應盡早採取行動,而非糾結於碳價的具體數字,透過實施內部碳定價,企業將更清楚自身的碳成本結構,進而發掘節能減碳的最佳策略。台達電自2014年於中國最大生產基地率先試行,每噸碳定價2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0元),2017年擴大至全球,提升至50美元,2021年更提高至每噸300美元(約新台幣9840元)。

相較於目前歐盟碳排放權(EUA)期貨價格約每噸80歐元(約新台幣2720元),以及台灣碳費初期設定的每噸300元,台達電的內部碳價高出許多,展現其積極應對碳定價的決心。透過公開內部碳定價的實施經驗,台達電期望帶動更多企業加入減碳行列,為台灣產業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