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西歐

歐盟今年起調降新售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為傳統車廠帶來巨大壓力,不得不與電動車製造商組隊,合併計算碳排量以避免罰款。據歐盟公布的組隊協議資訊,包括義大利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美國福特(Ford)及日本豐田(Toyota)、馬自達(Mazda)、速霸陸(Subaru)等車廠均與特斯拉(Tesla)合作。彭博報導指出,此舉將使特斯拉獲得高達10億美元的額外收益。
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生物炭可大幅提高土壤的碳儲存容量,並顯著增強土壤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這項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生物炭,包括富含礦物質的種類,皆能提升土壤的碳封存效果,顯示其在減緩氣候變遷中的應用潛力。
2024年德國與英國在再生能源發電方面創下歷史新高,分別達到59%和45%的發電比例,使得今年成為兩國「最乾淨發電」的一年。德國能源監管機構指出,這是德國告別核能的第1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由2023年的56%提升至59%,而英國的再生能源發展也同樣表現亮眼,顯示兩國持續邁向清潔能源目標。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於4日公布,2024年全電動車銷量達38萬2000輛,占新車總銷量的19.6%,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該數字仍未達到政府設定的22%銷售目標。SMMT早在去年10月即警告,若未達標,汽車製造商可能面臨每輛非零排放車罰款高達1萬5000英鎊的風險。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與義大利、捷克等汽車生產國領袖近期向歐洲聯盟(EU)施壓,要求明年免除針對未達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汽車製造商罰款措施。蕭茲在歐盟領袖峰會後強調,不應以罰款阻礙汽車業對電動車的投資能力,並呼籲尋求其他方法實現碳排量目標,避免為汽車業增添不必要的壓力。
歐洲主要能源公司今年大幅減少在潔淨能源轉型上的投入,優先追逐短期油氣利潤。英國石油(BP)和殼牌集團(Shell)等公司削減數十億美元的風能與太陽能投資計畫,轉向更具盈利性的石油、天然氣項目。例如,BP原計劃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規模增至50 GW,但近日宣布將幾乎所有離岸風電計畫轉讓給與日本JERA成立的合資企業。
法國電力集團(EDF)21日宣布,位於芒什省弗拉芒維爾鎮的歐洲壓水反應爐(EPR)終於連結國家電網,開始生產核能電力。這座被稱為弗拉芒維爾3號機的核反應爐耗時17年建成,延宕12年,成本高達原預算的4倍,並以其強大的技術性能成為法國第57座反應爐,也是法國最強的核反應爐。
2023年南極海冰消退數量破紀錄,導致南冰洋部分新近無冰區域的熱量流失倍增,並引發更頻繁的大氣風暴。根據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項研究,研究團隊聚焦於2023年海冰退化程度異常高的三個地區,利用衛星影像及海洋與大氣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地區的熱量流失與風暴頻率顯著增加。
國際能源總署(IEA)近日警告,全球煤炭使用量在2024年將達到歷史新高,連續三年創下需求紀錄。儘管各界呼籲停止使用這種污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以應對氣候變遷,但需求依然強勁,突顯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面臨嚴峻挑戰。
歐盟將於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更嚴格的汽車碳排放標準,要求汽車製造商至少有1/5的銷售來自電動車,否則將面臨高達150億歐元(約新台幣5120億元)的罰款。然而,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2024年截至目前,電動車僅占歐洲汽車總銷量的13%,距離新標準門檻尚有明顯差距。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元植管理顧問與波蘭拉當市訪團,介紹元植管顧的開源ERP Odoo的永續企業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本次展覽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為主題,涵蓋物聯網應...

雷耀透過成立IVD設計團隊展開跨領域創新,在智慧醫療器材與無障礙設計領域皆獲得重大合作機會。圖為雷耀執行長林原 David。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聚焦「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匯集全球智慧科技、AI應...

方舟團隊於展會現場向馬來西亞廠商展示 MUGO 3D+語音導覽平台,讓文化資產以數位方式生動呈現。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吸引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專家、企業和政府代表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