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北歐

兩家歐洲新創公司宣布在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上取得重大進展,為滿足即將上路的歐盟法規奠定基礎。根據規定,自 2030 年 8 月起,歐洲車廠使用的電池必須至少含有 6% 回收鋰、6% 回收鎳及 16% 回收鈷,且五年後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此政策促使企業競相研發回收技術,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並降低碳排放。
最新產業研究指出,儘管各國針對綠能產品實施保護主義政策,對中國輸出的太陽能零組件、電動車等加徵關稅,全球清潔能源技術成本仍有望在 2024 年持續下降。根據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中國因產能過剩,帶動風力、太陽能及電池儲能等技術成本降低,部分國家雖設關稅壁壘以保護本土產業,但難以全面阻擋市場降價趨勢。
挪威在2024年的電動車普及率再次刷新紀錄,根據挪威道路交通資訊委員會(OFV)的數據,去年新車銷售中有88.9%為純電動車,遠高於2023年的82.4%。主要銷量品牌包括特斯拉(Tesla)、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豐田汽車(Toyota)。這使挪威有望在2025年底前實現僅有電動新車上路的目標,成為全球首個幾乎完全淘汰燃油車的新車市場。
歐洲聯盟的綠色議程正遭遇來自部分成員國與貿易夥伴的壓力。今年,氣候法案在政治反彈下接連被削弱,包括延後實施「歐盟反毀林法」(EUDR)以及放寬綠色農業政策。丹麥氣候、能源與公用事業部長阿加德(Lars Aagaard)表示,他擔憂更多綠色政策可能遭遇同樣命運,並呼籲各國政府維持已通過的法律。
全球最大碳捕捉廠「長毛象」今年5月於冰島西南部的赫利舍迪正式運轉。由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建造的這座設施,採用直接空氣捕捉(DAC)技術,利用風扇將二氧化碳從空氣中提取,並與合作夥伴Carbfix的碳封存技術相結合,將二氧化碳溶解後注入玄武岩地層中,穩定轉化為碳酸鹽礦物,實現長達萬年以上的永久封存。
冰島公司Transition Labs與英國科技公司Space Solar合作推動的太空太陽能電廠計畫,預計在2030年開始向冰島傳送來自太空的太陽能。該計畫將在大氣層外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利用短波長無線電波將高效太陽能傳回地球,並由冰島雷克雅維克能源公司(Reykjavik Energy)接收與轉換,預計能提供30兆瓦(MW)的潔淨能源。
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在冰島西南部的赫利舍迪建造的全球最大碳捕捉廠「長毛象」(Mammoth),今年5月正式啟用,並計畫未來大幅擴展碳捕捉規模。Climeworks致力於提升技術效率以降低成本,並設定2030年捕捉百萬噸、2050年達到10億噸的目標,同時強調碳捕捉不能替代碳排放的減量措施。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元植管理顧問與波蘭拉當市訪團,介紹元植管顧的開源ERP Odoo的永續企業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本次展覽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為主題,涵蓋物聯網應...

雷耀透過成立IVD設計團隊展開跨領域創新,在智慧醫療器材與無障礙設計領域皆獲得重大合作機會。圖為雷耀執行長林原 David。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聚焦「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匯集全球智慧科技、AI應...

方舟團隊於展會現場向馬來西亞廠商展示 MUGO 3D+語音導覽平台,讓文化資產以數位方式生動呈現。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吸引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專家、企業和政府代表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