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北歐

兩家歐洲新創公司宣布在電動車電池材料回收上取得重大進展,為滿足即將上路的歐盟法規奠定基礎。根據規定,自 2030 年 8 月起,歐洲車廠使用的電池必須至少含有 6% 回收鋰、6% 回收鎳及 16% 回收鈷,且五年後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此政策促使企業競相研發回收技術,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並降低碳排放。
最新產業研究指出,儘管各國針對綠能產品實施保護主義政策,對中國輸出的太陽能零組件、電動車等加徵關稅,全球清潔能源技術成本仍有望在 2024 年持續下降。根據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中國因產能過剩,帶動風力、太陽能及電池儲能等技術成本降低,部分國家雖設關稅壁壘以保護本土產業,但難以全面阻擋市場降價趨勢。
挪威在2024年的電動車普及率再次刷新紀錄,根據挪威道路交通資訊委員會(OFV)的數據,去年新車銷售中有88.9%為純電動車,遠高於2023年的82.4%。主要銷量品牌包括特斯拉(Tesla)、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豐田汽車(Toyota)。這使挪威有望在2025年底前實現僅有電動新車上路的目標,成為全球首個幾乎完全淘汰燃油車的新車市場。
歐洲聯盟的綠色議程正遭遇來自部分成員國與貿易夥伴的壓力。今年,氣候法案在政治反彈下接連被削弱,包括延後實施「歐盟反毀林法」(EUDR)以及放寬綠色農業政策。丹麥氣候、能源與公用事業部長阿加德(Lars Aagaard)表示,他擔憂更多綠色政策可能遭遇同樣命運,並呼籲各國政府維持已通過的法律。
全球最大碳捕捉廠「長毛象」今年5月於冰島西南部的赫利舍迪正式運轉。由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建造的這座設施,採用直接空氣捕捉(DAC)技術,利用風扇將二氧化碳從空氣中提取,並與合作夥伴Carbfix的碳封存技術相結合,將二氧化碳溶解後注入玄武岩地層中,穩定轉化為碳酸鹽礦物,實現長達萬年以上的永久封存。
冰島公司Transition Labs與英國科技公司Space Solar合作推動的太空太陽能電廠計畫,預計在2030年開始向冰島傳送來自太空的太陽能。該計畫將在大氣層外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利用短波長無線電波將高效太陽能傳回地球,並由冰島雷克雅維克能源公司(Reykjavik Energy)接收與轉換,預計能提供30兆瓦(MW)的潔淨能源。
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在冰島西南部的赫利舍迪建造的全球最大碳捕捉廠「長毛象」(Mammoth),今年5月正式啟用,並計畫未來大幅擴展碳捕捉規模。Climeworks致力於提升技術效率以降低成本,並設定2030年捕捉百萬噸、2050年達到10億噸的目標,同時強調碳捕捉不能替代碳排放的減量措施。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安麗紐崔萊舉辦「健康無齡論壇」,從醫學與科研雙視角,探討如何結合中西醫智慧,為國人提前布局健康壽命

安麗紐崔萊特別舉辦「健康無齡論壇」,邀請台大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陳彥元教授與紐崔萊研發資深科學家陳亮博士同台,從醫學與科研...

新聞照1 (1)

第三屆渣打女力創業獎日前舉辦跨界對談活動,邀請奧運金牌選手林郁婷與渣打總稽核洪嫚君、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林香岑對談,從運動...

定承資訊新聞稿-「VATES攜手Easyvirt 強化虛擬可視化與ESG能力」-202508-800x600

VATES 與 Easyvirt 攜手整合 DC Scope 至 VATES VMS,提供媲美 VMware A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