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ESG 焦點精選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近期公告「民生化工產業低碳轉型推動計畫」,受理申請至3月3日止,總經費約新台幣5.1億元,為期兩年,主要針對石化(含塑橡膠等次產業)、紡織、造紙(含印刷)、水泥(含建材)等產業。業者可單獨或聯合申請,若為聯合提案,須由一家企業擔任主導單位提出申請。
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年啟動,並將於2026年正式收費。台達電早在2014年便率先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並於近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首度公開企業內部碳定價的推動經驗,期望藉此分享經驗,幫助台灣企業更早適應碳有價時代。
日本政府18日修訂《能源基本計畫》,確立再生能源為未來主要電力來源,並強調將最大限度利用核能與再生能源,以實現穩定供電與減碳目標。根據新計畫,2040年度各類能源發電占比為:再生能源40%至50%、火力發電30%至40%、核能20%。這是日本首次在國家層級明確將再生能源列為主要電力來源。
最新研究顯示,《巴黎氣候協定》退而求其次的目標——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已變得「不可能」達成。著名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及其團隊發表於《環境:永續發展的科學與政策》(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刊的研究指出,地球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敏感度比過去預測更高,全球氣溫上升的速度遠超預期。
歐洲環保署(EEA)最新報告指出,海運業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占歐盟整體二氧化碳排放的3%至4%,並強調該比例「亟需降低」。2022年,海運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億3750萬噸,與疫情前水準相當,較2021年增長8.5%。此外,海運活動帶來的水汙染、水下噪音及海洋垃圾問題,對人類與環境均構成嚴重威脅。
日本環境省、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6日聯合發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₂)年平均濃度達到421.3ppm,較2023年上升3.5ppm,創下2010年開始觀測以來的最大增幅。這一變化凸顯了全球碳排放持續攀升的趨勢,對氣候變遷問題帶來更大挑戰。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歐洲正積極擴建資料中心以支援運算需求。然而,非營利組織「超越化石燃料」(Beyond Fossil Fuels)最新研究指出,這一擴張可能導致2030年前歐洲電力需求大增160%,達到287太瓦時(TWh),超過西班牙2022年的總用電量。這一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供電緊張,對區域能源安全帶來挑戰。
2024年被科學家認為是首次全年平均氣溫超過攝氏1.5度的年份,儘管單一年份超標並不意味著違反《巴黎協定》,但這可能是全球氣候進入新時代的警訊。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氣溫目前已較工業化前上升約攝氏1.3度,創下12.5萬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一變化促使科學界加緊評估長期升溫趨勢,以確保氣候政策能有效應對極端天氣的衝擊。
最新產業研究指出,儘管各國針對綠能產品實施保護主義政策,對中國輸出的太陽能零組件、電動車等加徵關稅,全球清潔能源技術成本仍有望在 2024 年持續下降。根據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中國因產能過剩,帶動風力、太陽能及電池儲能等技術成本降低,部分國家雖設關稅壁壘以保護本土產業,但難以全面阻擋市場降價趨勢。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安麗紐崔萊舉辦「健康無齡論壇」,從醫學與科研雙視角,探討如何結合中西醫智慧,為國人提前布局健康壽命

安麗紐崔萊特別舉辦「健康無齡論壇」,邀請台大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陳彥元教授與紐崔萊研發資深科學家陳亮博士同台,從醫學與科研...

新聞照1 (1)

第三屆渣打女力創業獎日前舉辦跨界對談活動,邀請奧運金牌選手林郁婷與渣打總稽核洪嫚君、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林香岑對談,從運動...

定承資訊新聞稿-「VATES攜手Easyvirt 強化虛擬可視化與ESG能力」-202508-800x600

VATES 與 Easyvirt 攜手整合 DC Scope 至 VATES VMS,提供媲美 VMware A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