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ESG 歐洲新聞

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指出,2023年風能在歐洲用電量中占比達到20%,但新增裝置容量遠低於達成2030年歐盟氣候與能源目標所需的水平。根據初步數據,去年歐洲新增13 GW的離岸風電及2 GW的陸域風電裝置容量,其中13 GW來自歐盟國家。然而,歐盟要實現其目標,每年需建設30 GW的新風力發電廠,目前的發展速度明顯不足。
歐盟今年起調降新售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為傳統車廠帶來巨大壓力,不得不與電動車製造商組隊,合併計算碳排量以避免罰款。據歐盟公布的組隊協議資訊,包括義大利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美國福特(Ford)及日本豐田(Toyota)、馬自達(Mazda)、速霸陸(Subaru)等車廠均與特斯拉(Tesla)合作。彭博報導指出,此舉將使特斯拉獲得高達10億美元的額外收益。
德國車廠正面臨歐盟減碳規範帶來的巨大壓力,為了避免因超額碳排被罰巨額罰款,不得不透過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合作的方式降低碳排數據。歐盟自今年起要求各車廠在歐洲販售的新車平均碳排量需較2021年減少15%,未達標者將面臨每公克二氧化碳罰款95歐元的嚴厲懲罰。對大規模車企而言,罰款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歐元,讓傳統車廠陷入「付罰款還是購買碳權」的艱難抉擇。
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警告,如果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再次推動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造成嚴重打擊。他指出,美國的退出將使其他國家不得不在氣候外交上加倍努力,以彌補這一重大缺口。胡克斯特拉強調,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只有所有國家共同參與,才有可能有效解決。
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生物炭可大幅提高土壤的碳儲存容量,並顯著增強土壤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這項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生物炭,包括富含礦物質的種類,皆能提升土壤的碳封存效果,顯示其在減緩氣候變遷中的應用潛力。
2024年德國與英國在再生能源發電方面創下歷史新高,分別達到59%和45%的發電比例,使得今年成為兩國「最乾淨發電」的一年。德國能源監管機構指出,這是德國告別核能的第1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由2023年的56%提升至59%,而英國的再生能源發展也同樣表現亮眼,顯示兩國持續邁向清潔能源目標。
捷克能源業正進行大規模轉型,計劃逐步淘汰煤炭,同時加速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年發電量約18%,政府目標在2030年將此比例提高至30%。此外,捷克能源企業積極升級基礎設施並拓展國際市場,以應對能源轉型需求。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於4日公布,2024年全電動車銷量達38萬2000輛,占新車總銷量的19.6%,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該數字仍未達到政府設定的22%銷售目標。SMMT早在去年10月即警告,若未達標,汽車製造商可能面臨每輛非零排放車罰款高達1萬5000英鎊的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將「綠反挫」(greenlash)列為2024年的關鍵字之一,描述氣候政策在歐美遭遇的阻力及退縮。進入2025年後,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尤其歐盟設定的高減碳標準和淨零相關政策正面臨愈加強烈的反對聲浪,預示著未來環境政策將遭遇更多挑戰。
智庫「艾格拉能源轉型」(Agora Energiewende)的最新研究指出,德國202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下降3%,但減幅明顯放緩,相較2023年10%的減幅表現不如理想。這主要受到經濟疲軟、氣候相對溫和,以及家戶與企業綠色投資減少的影響,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在能源轉型上面臨挑戰。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安麗紐崔萊舉辦「健康無齡論壇」,從醫學與科研雙視角,探討如何結合中西醫智慧,為國人提前布局健康壽命

安麗紐崔萊特別舉辦「健康無齡論壇」,邀請台大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陳彥元教授與紐崔萊研發資深科學家陳亮博士同台,從醫學與科研...

新聞照1 (1)

第三屆渣打女力創業獎日前舉辦跨界對談活動,邀請奧運金牌選手林郁婷與渣打總稽核洪嫚君、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林香岑對談,從運動...

定承資訊新聞稿-「VATES攜手Easyvirt 強化虛擬可視化與ESG能力」-202508-800x600

VATES 與 Easyvirt 攜手整合 DC Scope 至 VATES VMS,提供媲美 VMware A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