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ESG 歐洲新聞

德國車廠正面臨歐盟減碳規範帶來的巨大壓力,為了避免因超額碳排被罰巨額罰款,不得不透過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合作的方式降低碳排數據。歐盟自今年起要求各車廠在歐洲販售的新車平均碳排量需較2021年減少15%,未達標者將面臨每公克二氧化碳罰款95歐元的嚴厲懲罰。對大規模車企而言,罰款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歐元,讓傳統車廠陷入「付罰款還是購買碳權」的艱難抉擇。
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警告,如果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再次推動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造成嚴重打擊。他指出,美國的退出將使其他國家不得不在氣候外交上加倍努力,以彌補這一重大缺口。胡克斯特拉強調,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只有所有國家共同參與,才有可能有效解決。
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生物炭可大幅提高土壤的碳儲存容量,並顯著增強土壤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這項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生物炭,包括富含礦物質的種類,皆能提升土壤的碳封存效果,顯示其在減緩氣候變遷中的應用潛力。
2024年德國與英國在再生能源發電方面創下歷史新高,分別達到59%和45%的發電比例,使得今年成為兩國「最乾淨發電」的一年。德國能源監管機構指出,這是德國告別核能的第1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由2023年的56%提升至59%,而英國的再生能源發展也同樣表現亮眼,顯示兩國持續邁向清潔能源目標。
捷克能源業正進行大規模轉型,計劃逐步淘汰煤炭,同時加速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年發電量約18%,政府目標在2030年將此比例提高至30%。此外,捷克能源企業積極升級基礎設施並拓展國際市場,以應對能源轉型需求。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於4日公布,2024年全電動車銷量達38萬2000輛,占新車總銷量的19.6%,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該數字仍未達到政府設定的22%銷售目標。SMMT早在去年10月即警告,若未達標,汽車製造商可能面臨每輛非零排放車罰款高達1萬5000英鎊的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將「綠反挫」(greenlash)列為2024年的關鍵字之一,描述氣候政策在歐美遭遇的阻力及退縮。進入2025年後,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尤其歐盟設定的高減碳標準和淨零相關政策正面臨愈加強烈的反對聲浪,預示著未來環境政策將遭遇更多挑戰。
智庫「艾格拉能源轉型」(Agora Energiewende)的最新研究指出,德國202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下降3%,但減幅明顯放緩,相較2023年10%的減幅表現不如理想。這主要受到經濟疲軟、氣候相對溫和,以及家戶與企業綠色投資減少的影響,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在能源轉型上面臨挑戰。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與義大利、捷克等汽車生產國領袖近期向歐洲聯盟(EU)施壓,要求明年免除針對未達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汽車製造商罰款措施。蕭茲在歐盟領袖峰會後強調,不應以罰款阻礙汽車業對電動車的投資能力,並呼籲尋求其他方法實現碳排量目標,避免為汽車業增添不必要的壓力。
歐洲主要能源公司今年大幅減少在潔淨能源轉型上的投入,優先追逐短期油氣利潤。英國石油(BP)和殼牌集團(Shell)等公司削減數十億美元的風能與太陽能投資計畫,轉向更具盈利性的石油、天然氣項目。例如,BP原計劃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規模增至50 GW,但近日宣布將幾乎所有離岸風電計畫轉讓給與日本JERA成立的合資企業。
新聞載入中

Hot News ‧

最新消息

元植管理顧問與波蘭拉當市訪團,介紹元植管顧的開源ERP Odoo的永續企業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本次展覽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為主題,涵蓋物聯網應...

雷耀透過成立IVD設計團隊展開跨領域創新,在智慧醫療器材與無障礙設計領域皆獲得重大合作機會。圖為雷耀執行長林原 David。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聚焦「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匯集全球智慧科技、AI應...

方舟團隊於展會現場向馬來西亞廠商展示 MUGO 3D+語音導覽平台,讓文化資產以數位方式生動呈現。

2025智慧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吸引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專家、企業和政府代表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