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age 21
法國電力集團(EDF)21日宣布,位於芒什省弗拉芒維爾鎮的歐洲壓水反應爐(EPR)終於連結國家電網,開始生產核能電力。這座被稱為弗拉芒維爾3號機的核反應爐耗時17年建成,延宕12年,成本高達原預算的4倍,並以其強大的技術性能成為法國第57座反應爐,也是法國最強的核反應爐。
聯合國環境署(UNEP)13日宣布啟動「非洲循環與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塑膠專案」,針對肯亞、奈及利亞、南非、烏干達和辛巴威5國,聚焦汽車、電子及建築三大產業塑膠製品的毒性化學物質減排。該專案獲全球環境基金(GEF)提供9,000萬美元資助,並由巴塞爾公約非洲地區訓練和技術轉移協調中心提供技術支援,計畫為期五年,旨在降低有害化學物質的進口、生產和使用,推動循環經濟轉型。
屏東縣內埔鄉東片村與隘寮村因其卓越的低碳轉型成果,分別榮獲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村里多元競賽」銀級組與銅級組特優肯定。東片村聚焦友善農法與能源轉型,成立「東片寶石村股份有限公司」及綠能科技合作社,串聯8家農場推動土壤倡議,並建設微生物資材中心和「寶石村生態博物館」,成功將社區轉型為結合教育與綠能的永續典範。
拜登政府日前根據《巴黎協定》公布最新「國家自定貢獻」(NDC),承諾到2035年底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基準上減少61%至66%,目標是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C以內,並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拜登在聲明中表示:「我為政府推動美國歷史上最具膽識的氣候工作事項感到驕傲。」他強調,這是一次將生存威脅轉化為世代性機會的努力。
日本政府於12月17日公布新版《能源基本計畫》草案,提出2040年度能源組合的發電結構,其中核電占比目標從目前的8.5%倍增至「2成左右」。此計畫旨在平衡脫碳化與穩定供電需求,並將再生能源定位為最大電力來源,同時強化核電的利用。然而,考量核電重啟的現實困難,此目標挑戰重重。
日本政府日前在經濟產業省與環境省的聯合會議上提出新版「地球暖化對策計畫」草案,設定2035年度減排60%及2040年度減排73%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2013年度為基準。此計畫以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為最終目標,並強調減排同時兼顧能源穩定供應與經濟成長。
國家海洋研究院(國海院)與台灣大學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資源與專業,聚焦海域地質監測調查技術的提升,並將海域探測資訊應用於數位化淨零研究領域。此合作旨在強化國內海洋研究與教育計畫,並打造前瞻性的區域研究中心,為淨零碳排轉型注入新動能。